在全球養豬業的發展進程中,疫病防控始終是重中之重。豬場空氣過濾系統作為一項關鍵的疫病防控技術,憑借其對空氣中致病病毒卓越的過濾能力,在國際上歷經了長達數十年的深入研究與廣泛實踐。各國專家通過大量的實驗和實際案例,一致認定高效的空氣過濾系統在阻斷病毒傳播路徑、有效防控疾病蔓延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追溯其發展歷程,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歐美部分專注于遺傳育種的公司,便率先將空氣過濾技術引入到一些核心育種場。自此,空氣過濾系統從最初僅應用于試驗動物環境,逐步拓展至少數規模化豬場。直至 20 世紀 90 年代末期,作為一項旨在阻斷空氣傳播疫病途徑的防御技術,空氣過濾系統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的養豬場進行試點推廣。?
在國內養豬行業,空氣過濾系統的應用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當前,采用空氣過濾系統的規模化養豬場數量有限,主要集中在公豬站以及核心種豬場。母豬場中,該系統尚未得到廣泛推廣,育肥場更是鮮少應用。以廣西農墾集團為例,早在 2009 年,其便大膽嘗試,率先將空氣過濾系統引入公豬站;次年,又進一步將該系統應用于母豬原種場,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積極應用空氣過濾系統的規模化豬場之一。
豬場過濾系統的基本構成?
目前,國內豬舍空氣過濾系統常見的結構形式為 “機械通風+水簾降溫+空氣過濾系統+豬舍全密閉”。以負壓通風過濾系統為例,豬舍的一側會安裝負壓風機,風機外部會套上防回風布袋,以防止空氣倒流。在空氣過濾間,外側設置有防鳥、防蚊、防塵網,中間安裝過濾墻,內側則安裝水簾。豬舍天花板上安裝吊頂小窗,小窗上部配備吊頂過濾箱。此外,人員入舍用房還會安裝雙向流正壓新風系統,以保障進入豬舍的空氣始終保持清潔。?
通風過濾的三種主要方式?
1. 負壓通風過濾?
負壓通風過濾模式下,主過濾墻安裝在降溫水簾的前端,吊頂通風小窗上則設置吊頂過濾箱。在冬季,新鮮空氣從豬舍頂部通風窗進入頂棚,經過吊頂過濾系統的層層過濾后,再進入豬舍內部,而豬舍內產生的廢氣則通過風機排出舍外。到了夏季,新鮮空氣先經主過濾墻過濾,而后進入豬舍,廢氣同樣由風機排出。在此過程中,豬舍內部呈現負壓狀態。負壓通風過濾器雖然所需面積較大,但更換頻率相對較低,通風能耗也較低,并且對不同區域的適應性較強。然而,由于要防止未過濾的空氣從豬舍縫隙進入,因此對豬舍的密封性要求極高。?
2. 正壓通風過濾?
正壓通風過濾是在豬舍過濾間安裝主過濾墻,正壓風機置于主過濾墻前端。新鮮空氣從過濾網進入,在風機的強力作用下,穿過主過濾墻。冬季時,過濾后的空氣通過吊頂通風窗進入頂棚,再經吊頂小窗流入豬舍;夏季,過濾后的空氣則經濕簾進入豬舍。豬舍內的廢氣由百葉窗排出,此時舍內氣壓高于舍外,處于正壓狀態。正壓通風的優勢在于,未經過濾的空氣進入舍內的風險極小。不過,為確保正壓通風能夠正常運行,必須選用能夠在較高靜壓下仍能提供充足風量的風機。?
3. 平衡通風過濾?
平衡通風,也可稱為偏正壓通風,它介于負壓通風和正壓通風之間,通常采用偏正壓的運作方式。這種通風模式融合了正壓通風與負壓通風的長處,前端采用正壓進風,后端通過負壓排風,從而形成有序的通風流向,目前主要應用于公豬站。?
如何精準選擇適宜的通風過濾方式?
豬場在選擇通風過濾方式時,需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其中,豬場對空氣潔凈度的防疫級別要求,以及豬場所在地區的疫情風險等級,是最為關鍵的決定因素。對于公豬站和原種豬場而言,正壓通風過濾往往是首選方案;核心原種豬場則可能需要多種方案聯合使用,以適配不同功能的豬舍。對于那些對熱應激較為敏感的區域或豬種,建議優先采用負壓通風過濾方式,這樣既能保證良好的通風效果,又能有效降低能耗。就目前國內情況來看,負壓通風方案因其出色的降溫效果以及相對經濟的能耗,受到了大多數規模化豬場的青睞。?
公豬站與母豬場空氣過濾系統的具體構成?
公豬站的空氣過濾系統主要由進舍端的過濾網(用于擋鳥擋蟲)、過濾間的主過濾墻(承擔防疫過濾重任)、吊頂過濾系統(同樣用于防疫過濾)、風機外的防回風布袋(起到保護隔離罩的作用)以及雙向流正壓新風系統構成。而母豬場的空氣過濾系統組成與之略有不同,進舍端同樣設有過濾網(擋鳥擋蟲),過濾間安裝的是粗效過濾墻(主要用于凈化過濾),吊頂過濾系統也是用于凈化過濾,此外還有風機外的防回風布袋(保護隔離罩)以及雙向流正壓新風系統。?
在疫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疫苗和抗生素已無法完全確保豬場免受病毒感染。越來越多的國內規模化豬場逐漸認識到,整合空氣過濾系統的綜合防疫措施,能夠更為有效地降低豬場疫病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得到了國內眾多規模化養殖場的認可,也引發了行業專家和學者對空氣過濾應用效果的高度關注。在眾多行業論壇上,規模豬企的高層管理人員紛紛強調配置空氣過濾系統對于豬場生物安全防護的重要性。可以預見,在未來,空氣過濾器必將成為豬場生物防御體系標準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養豬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